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螃蟹未捕卡先行 螃蟹礼品卡在网上销售火热 大闸蟹金融化不利市场发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9月23日,阳澄湖大闸蟹在江苏常熟开捕,今年预计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在1400吨左右。而在此之前,其他大闸蟹产地也已经陆续开捕。

与往年市场略有不同的是,在各大产地开捕之前,今年各类螃蟹礼品卡在网上销售火热,甚至形成了二手市场,螃蟹未捕卡先行。只不过,不少“纸螃蟹”标注价格远远高于螃蟹实际售价,也高于卡片的二手市场价格,与之相对应的是,卡片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一般与实际售价相差不多。

换言之,在一定程度上,大闸蟹正在步数年前月饼的后尘,形成颇具规模的卡券市场,甚至出现“金融化”市场,买卡的人并不见得是吃蟹的人。与月饼卡券可以在商店即时兑换不同,螃蟹卡券兑现有一定滞后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运输发货,比如螃蟹成熟并完成捕捞,且不能在送货过程中死亡,正因如此,每年河螃蟹的送货窗口期很短,很多蟹卡不得不将有效期设置成较长时间段,有的甚至达到数年之久,如同“证券期货”一般。加之大闸蟹产地固定、产量有特定上限难以突破,由此形成了交易环节的闭环链条。在这样的情况下,螃蟹卡的金融效果,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月饼券。

有人认为,大闸蟹卡券的存在,可以刺激螃蟹市场的发展,提升购买的便捷性。但是,如果大闸蟹“金融化”愈演愈烈,且不论到底是谁在为一手高价卡券买单,对于整体和螃蟹市场的影响,并非积极。

这是因为,一旦螃蟹变成“金融工具”,卡券成了送礼交换物,市场必然追捧单价更高的卡券,而这些卡券往往会对应一两个知名大闸蟹产地。但在现实中,这些知名产地的产量是有限的,远远超过实际产量的卡券活跃在市场上,就意味着这些卡券不仅卡面价格虚高,其对应的产品也是真伪难辨,真正想食用螃蟹的消费者,未必能用卡券兑换到真正符合质量的螃蟹。当然,由于有相当一部分食客并非掏自家腰包买的螃蟹卡,所以螃蟹是否保质也难以得到及时的市场反馈。长此以往,对于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知名螃蟹产地而言,并非好事。

另外,一旦在卡券效应之下,消费者形成对某一两个知名大闸蟹产地的追捧,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产地螃蟹的销售情况。我国每年大闸蟹总产量在80万吨左右,其中一些知名湖泊的产量,一个品牌不过才千余吨,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大闸蟹缺少品牌效应加持,甚至个别商家选择将自家螃蟹傍名牌,防伪打假也就成了大闸蟹销售旺季的常见现象,这并不利于整体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只靠卡券纸面上的“涨价”,无法促进大闸蟹整体市场发展。对于非知名湖泊的大闸蟹产地而言,需要突破的不只是养殖技术,还有推介手段和销售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大闸蟹品牌能够“百花齐放”,对于降低大闸蟹“金融化”程度是有一定效果的。毕竟,卡券热的背后,其实是实物少,或者说,消费者认可品牌的实物少。

关键词: 大闸蟹金融化 销售火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