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金融 >

北京先农坛两场室外新展讲述农耕文化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近日上新两场展览:“山川有灵——地祇坛石龛展”和“耤田嘉禾记——稻”展在先农坛室外展区亮相,邀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先农坛拜殿南侧,“山川有灵——地祇坛石龛展”拉开帷幕,带领观众回溯地祇坛从始建、迁移到重回原址的历程。地祇坛位于先农坛内坛南侧,建成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是明清皇家祭祀山岳江海的场所,坛内共有9座石龛。古建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保护地祇坛内的历史文物,9座石龛曾在2002年迁移至拜殿南侧保护,今年,随着地祇坛完成腾退,这些石龛被移回原址。

目前,地祇坛保护展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古建馆利用石龛易地保护位置举办展览,讲述地祇坛的历史变迁,展示石龛从易地保护到迁回原址的历程,让观众深入了解先农坛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未来,地祇坛完成修缮后将面向公众开放,通过文物展示还原历史祭祀场景,体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敬畏。

“耤田嘉禾记——稻”展位于先农坛耤田旁,以图文展板配合实物展示,讲述中国稻作文化的悠长故事。“耤田素有‘一亩三分地’之称,是明清帝王举行亲耕仪式的场所。如今,它作为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更是观众体验农耕活动的重要场所。”古建馆馆长薛俭说,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农耕文化,该馆特别打造了主题展览,展示中国稻作历史的发展进程,科普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古人如何食用稻米。“观众可以一边欣赏稻田美景,一边学习农业知识,体验稼穑之艰辛,感悟农业之重要。”

关键词: 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