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环球微速讯:古人寒露爱赏菊,人间最美是清秋

来源:环球网  

“寒露惊晚秋,朝看菊渐黄。”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此时鸿雁南飞,彩菊盛放,为清秋时节平添绚烂色彩。而当寒露的第一波冷风吹来,秋凉变初寒,也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

“在古代,人们想要好好‘过冬’并不容易,所以倍加珍惜美好秋光,会在秋游、赏菊等民俗活动中放松心态、调整情绪。而古人赏菊,更意在欣赏菊花的品格,让我们能以菊花之高洁坚韧的精神来迎接冬寒的考验。”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娓娓道来寒露节气的古俗与寓意,也分享亲历二十四节气联合国申遗成功时刻的体会与感悟。


(资料图片)

寒信至,秋意浓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萧放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中讲起寒露节气的由来。寒露至,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陆伴随着太阳光照时间的缩短,温度也继续下降。从白露节令的水露初泛白、渐生凉意,到霜降节令的露水已然结霜,处于两者之间的寒露,成为寒意逐渐上升中的过渡阶段。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季节变化更明显,已呈霜染红叶的深秋景象,南方也秋意渐浓,从夏热到凉爽,蝉噤荷残。

“古人在节日节气民俗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显示出与季节相对应方式。”萧放告诉记者,作为农历九月深秋的节令,寒露与重阳的时间很接近,民间自古又以“重阳信”寓意寒气到来,可谓是大自然传递给世人的一封“寒信”。“寒露前后天气转寒,人的体感也更加寒凉,对老人身体健康是有威胁的,所以人们会通过一些民俗活动来敬老、祈福,希望老人们安康长寿。”萧放介绍,重阳节正是应寒露节气形成的节日,重阳日里携至亲挚友登高、饮宴、秋游赏景等活动也成为寒露时节里可以强身健体、舒缓身心,应季节变换而形成的多样民俗。

赏菊、踏秋,珍惜最美秋光

寒露时节,金秋灿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赏菊是寒露节气里的一个重要的节俗。在古代,有人会把山野里的野菊花、或自己种植的菊花摆成“菊花山”;有人会把野外采摘的菊花制成养生清茶;登高饮宴的过程中,人们还会饮菊花酒。”萧放解释,这里的菊花酒,其实是在上一年寒露期间的菊花所酿的酒,“当季的菊花采下来,是为未来一年做菊花酒作准备。”

“寒露洁秋空”,古人不仅会在春天踏青,也要在秋天踏秋。在萧放看来,经历丰收之后的秋天,虽不免将走向万物凋零的冬季,但也有独特的美景值得我们去欣赏,正如菊花仍傲骨凌霜的开放,为世间带来斑斓色彩,也为我们的精神带来慰藉和激励。

“寒露之后,秋天的风景也快消逝了。古人珍惜秋光,因此在最美的秋日出游、赏菊,其实也提醒了今天的我们要欣赏自然,珍惜大自然里的美好时光。”萧放建议大家不要总把自己关在工作台前,走出家门、走出城市,也趁着假期到郊外去放松心情,“秋游赏菊过程中,实际上是让我们有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可以调整心态、调整情绪,也让我们学去欣赏、感悟菊花的品格,也让我们能像古人一样用菊花之高洁坚韧的精神去迎接冬寒的考验。”

垂钓、食蟹,乐趣多

“不冷不热钓边边”,寒露时节里最有趣的体育休闲“渔”乐活动莫过于“秋钓边”,意思是指寒露之后在水岸边很容易钓到鱼。这是由于寒露之时气温快速下降,太阳已经无法晒透深水处,感到闷热的鱼儿们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也就是岸边游去,所以就容易钓到鱼,也是钓客收获的好时候。萧放透露,有多年经验的“老钓客”向来都会在这个时节挑选向阳、水暖的地方来垂钓。现在,垂钓也是时下流行的一种休闲时尚,无论你是“为鱼而渔”还是“为娱而渔”,“秋钓边”的诀窍都能为人们倍添乐趣。

舌尖上的寒露,还有一道节令限定美味不容错过。古人诗云:“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寒露前后也正是螃蟹的最佳品尝季节。虽然螃蟹原来是南方地区的特色,但随着电商物流的日益发达,全国人民也都可以享受到这黄膏丰腴的螃蟹乐,地域差异也渐渐消弭。

四季流转,启发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寒露的气候特质,是从凉爽舒适转换到寒风湿冷,从而影响着人们健康生活。在萧放看来,节气转换的过程中还隐藏着一个人如何对待大自然的理念问题,“事实上,对于人而言,是不太愿意接受身体上去感知寒冷的,然而四季流转的自然进程谁也无法违背,因此人们就要主动地去与自然和谐相处。”

譬如寒露之后,我们如何去适应秋冬?古人告诉我们既要添衣保暖,也要注意“春捂秋冻”,以他们的顺应时节的智慧经验让今人可以得知,秋冬之际保养身体需要适应季节湿气的转换、寒冷的变化,不要一下子穿得过厚,而是要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之气,然后冬天才能更加好过一点儿。

随着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知识也逐渐得以广泛传播,“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节气养生的传统中医理念也被更多人所知道和运用,节气美食、节气茶事、节气旅游也不断兴起,萧放感叹,“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能被大家广泛重视,是因为这是一个生活智慧,它在今天依然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服务。不止节气养生,正如二十四节气诗所具有的审美性,跟随节气过生活,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生活美学。”

让靠谱的民俗知识与理念走向大众

“民俗其实就是民间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文化,也就是生活文化。”在萧放的诠释里,有着岁月长河里悠久厚重历史感的民俗文化一下子和人们拉近了距离。在多年民俗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萧放身体力行致力于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还从2015年开始,亲自带领学生打造了“北师大民俗学”公众号,面向社会公众定期推送民俗内容,也在每个节气到来时发布图文并茂的文章普及节气的起源与故事。如今依托公众号,他们还举办专家交流讲座等丰富活动,让专业人士和师生、听众都有了互鉴学习的空间。

萧放表示,这么做的初衷是希望能为更多的民俗非遗爱好者提供靠谱的民俗知识和文化理念,也期望民俗学科建设的动态能被更多人所看见。“我们坚持了七年的时间。最初是看到大众对于节气、非遗等很有共鸣。每到传统节日和节气,大家都会在朋友圈发表当时的感悟,其实对民俗内容有很大需求。”但事实上萧放却又发现,“很多人无法了解到关于节气节日或更多民俗的准确、权威的知识,所以我尝试通过公众号去进行一个公益的传播,以我们的学术力量去作民俗知识、文化理念的教育,为公众提供有科学依据、真正准确的民俗内容。”

在萧放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大众对民俗或非遗的理解,也不能仅停留在认知这一步,更要重视生活里的传承。譬如“不能把二十四节气仅仅看待为一个知识体系。”他强调,“二十四节气所带来的是一种美的感受,是让我们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用自然的觉悟来美化日常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趣味。当它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个内容,才可以真正传下。”

节气传承的是情感,是生活美学

2016年,萧放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代表团专家成员,现场见证了节气申遗成功的那一时刻,回忆当时情景,他不住感慨“真的很激动。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中国人的一个时间制度和知识体系,能够被国际人士理解,能够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体现了世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欣赏,同时也让中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了向世界展示和分享的机会。”萧放表示,二十四节气的全球共享,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传承的一大贡献和生动诠释,同时也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例如马来西亚华人的“二十四节令鼓”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即便在亚热带地区节气转换的现象并不鲜明,但马来西亚华人还是以‘二十四节令鼓’作为他们国家的一个文化遗产,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文化标志的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的精神价值。”萧放表示,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们应当首先重视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归属价值,“我们应该对祖先创造的这一民族身份的标志有基本的认知,应该对中华古代先民创造的文化智慧结晶有更深理解,有更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找到二十四节气背后不断沿用传承的人文价值。”

“二十四节气一定要在生活中传承。”萧放认为,依据天文物候和自然时序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不违农时,遵守自然时间节律”的思想,给予人们启发,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美学。他提倡人们树立节令生活的理念,依照春夏秋冬24个节气流转的时序来好好安排四季生活。“二十四节气创造了一种欣赏自然美的生活美学,尤其提醒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去亲近自然,以自然万物来点缀我们的日常生活。”萧放说,就如同在我们的古代文学里有“春花秋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应当顺应时节,春日食蔬、秋享果实,更在节气美感的启发下,为都市人平凡生活的片段时光赋予诗意。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