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新时代的线上全民艺术普及精彩纷呈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新时代的线上全民艺术普及精彩纷呈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极大变化,网上约车、网上挂号、扫码支付、云上课堂等已成常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线上报名、预订场馆、观看直播等服务也不断升级。那么,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各地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从全民艺术普及这项重点工作入手,多方合作,引入专业力量,着力创新线上服务内容、形式。国家公共文化云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榜单,集中反映了全民艺术普及的成果。同时,除了公共文化机构,在B站、抖音等网络平台,还有两类人群致力于提供、分享绘画、音乐、文学等文化艺术类视频课程和资源,且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一类是专家型学者,一类是流量视频主播。


(资料图片)

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呈现形式更加多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重要内容,线上全民艺术普及经过近些年持续不断地推动,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关门、线上开花’的历练,线上课程和资源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多元,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深化,更适应百姓的需求。”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表示。

作为全民艺术普及国家资源中心,国家公共文化云发布的2022年度品牌活动榜、必看榜、直播榜、云上名师榜等6个榜单,涵盖省、市、县三级文化服务机构,以及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等服务领域,直观呈现了2022年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品质的价值引领与内容供给,这是《艺术讲堂》受关注的原因。”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简称“发展中心”)基层服务处处长陈移兵分析,在必看榜上,具有较高关注度的“声音的暖流”“舞蹈艺术课堂”“京剧之美”等都是《艺术讲堂》专栏的课程。《艺术讲堂》是发展中心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国家艺术院团开展深度合作,特邀赵聪、唐峰、靳东等艺术家专门录制的高端演出、精品课程。

谈及2022年云上名师榜,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李亚男说:“该榜单通过专家、项目负责人提名,综合参考教师资质、讲授水平、制作质量、用户评价及点击量得出。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名师课程的主题与百姓需求的匹配度,以及课程的挖掘推广程度等也影响着其关注度和点击量。”据了解,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创新,2021年以来,发展中心联合全国文化馆(站)共同开展“学才艺”建设,构建全民艺术普及师资库,推出各个门类普及、提升教学课程。截至2022年底,“学才艺”板块共汇聚168家文化馆的2873门优质课程,387家文化馆推荐的3598位老师入驻。

位于云上名师榜榜首的是福建省艺术馆研究馆员、音乐干部徐玉萍,她的课程名称是“童声歌唱基础训练”。作为一名在群文战线拼搏40年的老群文人,徐玉萍在退休前一年,也就是2021年,接到制作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任务。她坦言:“尽管我有丰富的线下教学实践经验,但从未在线上授课。一开始心里没数。”凭借以往的经验,她查阅资料、确定课程主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谈及课程关注度高的原因,徐玉萍分析,一来童声歌唱训练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群众有需求;二来讲述方式上,她采取理论讲解加实操训练的方式,在每个小节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课堂示范;三是课件录制与呈现上,全馆上下多部门配合、努力,保证灯光布置、机位调整、音效运用等的专业,同时在呈现时明确列出每个小节的教学提纲,便于观看。2022年,徐玉萍退休了。她用这个艺术慕课为职业生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打造优质的全民艺术普及课程与资源,首先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策划选题,避免零敲碎打,使课程与资源系列化、系统化。”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王全吉认为,这些上榜课程既有短视频的特征,便于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收看学习,又以系列化的专题课程呈现,有助于人们系统地学习、了解,满足了公众对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

近年来,各地都致力于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北京市文化馆推出“走进”系列全民艺术普及微视频《京剧砌末之韵》,共25集,充分展现了砌末的渊源、演变与发展,及砌末制作的工艺与流程。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文化馆也深挖江南文化内核,推出以苏作手工技艺文化传承为着眼点的“品苏”慕课,以及跟我学唱“江南风”系列线上课程等,让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名家诵读、讲解视频等形式进行多维度数字转化。

互为补充,好内容是关键

当下,就线上文化艺术类课程和资源建设情况来讲,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家学者、视频主播,这三方在受众定位、传播方式、创作风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差异。但在李国新看来,这些资源恰恰可以互为补充,能更好地满足各个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受众方面,大部分网络平台的目标客户定位是年轻人,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全年龄段人群。如何更受年轻人青睐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努力追寻的方向、正在解决的难题。许多公共文化机构已开始利用知名网络平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

内容方面,线上的海量资源在极大丰富网友文化艺术需求的同时,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碎片化现象。“与政府提供的数字艺术资源相比,视频主播更关注与用户的互动,更重视在垂直细分的艺术普及领域深耕,更注重持续的输出。”王全吉说。文化从业者张青以《红楼梦》为例谈到,网络平台既有知名高校教授的讲解,也有视频主播或以考据为主、或以人物讲解为主、或以某一版本为主的解读。“这些资源各有千秋,即便有的资源存在瑕疵,但我仍很爱看,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在张青看来,专家讲解的观点更主流、开放,专业性更强;流量视频主播的切入角度更小众,相对而言,有的观点过于绝对,主观色彩更强,系统性、体系化稍有欠缺。大浪淘沙,随着公众审美素养的提升,那些品质较差的内容自然会被淘汰。

运营方面,知识类主播应该如何变现也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对于专家型学者,除了大量的公益分享,一些平台推出了系列主题名师公开课,这些收费课程较受网友欢迎。而对一些普通视频主播来说,流量变现并不容易,难以维系打造优质内容所需的团队运营及制作成本,因此而导致的“停更”现象也非常令人惋惜,这就需要平台、创作者、广告方等多方平衡、共同探讨。

除了这些差异,各方也有共通之处,“好内容才是关键”是大家的共识。长期在互联网行业打拼的刘凯表示,线上课程竞争的根本是场师资争夺战。近几年,各个网络平台对名师名课的明争暗夺切实存在,因为好的师资意味着好的课程,好的内容会让用户获得感更强,是赢得用户长久关注的关键。

“打造优质的全民艺术普及课程,如何讲是很关键的一点。”长期负责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板块工作的李亚男深有感触。北京市文化馆副书记许博也说:“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还需要注入更多深入浅出、准确生动的内容。”

对此,李国新表示,文化馆要构建一个覆盖城乡的全民艺术普及推广服务体系,就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同时,鉴于一些艺术门类的培训服务需要面对面交流等特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应是下一步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要多多探讨的重点,也是公共文化机构区别于其他资源提供方的关键。

近日,发展中心联合“iartschool爱艺术+”打造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板块的子平台“云端美育”APP,进一步整合全国文化馆(站)以及业务干部、文化志愿者、艺术院校师生、优秀艺术家等,还为用户绘制文化地图,让用户能就近享受公益性免费或优惠的视频连线、线下面授预约等服务。

“资源很多,只要你有意愿,找对打开方式,就能提升自己。”一位网友感慨。

全民艺术普及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

“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中心工作,但仅靠文化馆,是包打不了全民艺术普及的天下的。”李国新表示。

事实上,人们目前能够便捷地在各个网络平台获取海量的文化艺术类资源,既有专家学者的专业分享,也有流量视频主播的精心制作,还有群众的自我展示。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报告还显示,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用户收看短视频的重要原因。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获得者“银发知播”群体,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共13人,平均年龄77岁。这些爷爷奶奶近几年在互联网这所“不设门槛的学校”里,把短视频平台、直播间变成了课堂,将天文、物理、文学、美学等知识、文化传播给大众,正可谓“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

8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说:“现在科普的形式不断地改进、创新,短视频也是一种新品种。我觉得和这么多人在一起谈话,心里非常暖,特别高兴。”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致力于把网络知识社区打造成一个诗性空间,他尝试改变以往从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入手讲诗歌的模式,而是让“学生”直面诗歌,去体验、感受,通过诗歌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感发年轻人的生命力。

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退休后,和昔日的同事、学生通过短视频进行趣味实验,科普物理知识。她说:“短视频是传播物理知识很好的载体,复杂的知识经过视频化被演示得一目了然,这种生动性和互动性是传统形式做不到的。”

被称为“电工爷爷”的山东济宁退休教师王广杰在家里挂了一块黑板,就搭起一个直播教室。开场的“网友、粉丝、家人们好”紧跟网络潮流,“听懂了扣个1,听不懂扣个2”,互动感满满。

这些专家主播之所以如此受网友喜爱,是因为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专业的知识;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的执着、热爱,以及能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将所想付诸于行动的激情;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真实、可爱、机智、风趣,以及他们在丰富人生阅历积淀下提炼出的那些智慧、哲思,击中、温暖了屏幕前的你我。

戴建业分享在B站两年多的教学感想时说:“B站延伸了我的教学空间,提升了教学影响力。在大学教课时,我的课堂只限于一间教室,我的听众限于一个年级,我的单位限于一个学校。而在B站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的受众达到了十几万人。”

不独守象牙塔,更多学者将三尺讲台“搬”到云端,在短视频平台深入浅出阐释专业知识,为网络平台的泛知识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目前,累计入驻B站的名师学者UP主达到645位。在抖音平台,有近400位认证教授入驻。

同时,关注度极高的网红主播也是推广、传播文化艺术的一大群体。他们虽不是专业老师、教授,但对某个艺术领域、文化主题和历史人物非常感兴趣且有深入研究,个人风格十分突出。

例如,总是以一袭绿衣出现在镜头前的“意公子”,可谓是近两年短视频顶流主播、创作者。意公子用独特视角、通俗语言,解析庄子、苏轼等历史人物。意公子本名吴敏婕,她坦言:“我只是一个文学艺术的爱好者。”她的高关注度,除了表达的天赋和多年创办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等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她和团队把握对了创作的关键点,即“艺术抚慰人心”。意公子说:“我们讲艺术品、讲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在讲它们背后有关人的情感诉求,这个情感古今相通。”这也是为什么网友看她的视频有被治愈的感觉。

再如,一些非遗从业者利用短视频、直播进行文化展演、知识普及,且已成规模、颇具潜力。京剧演员王珮瑜等近年来就一直在网络平台讲述京剧知识、历史掌故及台前幕后的故事,借科技之力赓续传统文脉。

记者手记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在以往调研及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感,相较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类公共文化机构,普通大众对文化馆的定位、功能知晓度较低。尤其是提到全民艺术普及时,很难想到文化馆。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文化馆(站)已经开始积极宣传、推广,以期让百姓将两者挂钩,更加清楚文化馆是做什么的、能提供哪些服务。如北京市文化馆连续几年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月,并在今年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开展了系列“全民艺术普及课程推广”“学才艺”“直播带看”活动,让公众线上走进文化馆。

同时,许多文化馆人认为,文化馆是非资源型公共文化机构,不像图书馆有图书资源、博物馆有文物资源、美术馆有美术作品资源,文化馆主打的是培训辅导、惠民演出等服务。那么,文化馆是否应该建设资源?答案是肯定的。李国新谈到,目前,各地文化馆仍缺乏常态化、即时性的服务项目,没有解决人们随时随地进馆做什么的问题。那如何解决?李国新表示,服务需要创新、拓展,数字化的资源在文化馆内,就是一种基础性、即时性的服务。从文化馆的核心工作全民艺术普及入手,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经典作品的学习、欣赏空间及资源、服务建设是个突破口。文化馆可以结合自身的地方特色、资源优势等,创新打造数字化的全民艺术知识普及和欣赏普及空间,使之成为文化艺术作品的学习阵地、鉴赏空间、收藏中心和流通窗口。这是推动文化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