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沈阳“刚柔并济”引人才激发振兴新活力

来源:沈阳网  


(相关资料图)

张雄是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作为业内知名专家,他还兼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钻镗分会秘书长,以及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钻镗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前不久,沈阳市人社局对全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按照《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引进的核心岗位人才,择优给予6万元、9万元、15万元、30万元奖励。张雄顺利成为奖励对象,获得了15万元奖励。张雄说,获得这份人才奖励让他既意外又感动,也更加感受到了沈阳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根据《沈阳市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奖励实施细则》规定,相关奖励政策可以惠及汽车及零部件、通用机械装备、航空、智能传感器等15条重点产业链上的企业,其中产业链链主企业6家。奖励的人才均为企业引进的核心岗位人才,其中包括掌握核心技术专家、“卡脖子”技术团队成员及具有产业技术革新潜力人才。

随着“兴沈英才计划”的深入实施,沈阳市大力推进产业人才支撑工程,紧扣全市“5+3+7+5”20条产业链发展需求,做好“三篇大文章”,编制了《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以产引才,以才聚产,奖励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努力促进人才与产业相适应,产业与人才相融合。“目前,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已迅速转向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智能网联以及相关生产制造领域的高端化、复合型人才。在沈阳市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奖励人选中,我们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的人才成功入围。正是在公司平台和人才政策的双重吸引下,才让这些人才更安心地为沈阳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华晨宝马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

除了扎根沈阳发展的人才,“候鸟型”人才也开始常来沈阳、常留沈阳、常驻沈阳。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020至2022年,沈阳市依托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载体建设了共27家“候鸟型”人才工作站。近三年来,各家工作站通过“引”“育”“留”并举,在引进人才来沈工作、教育教学、团队打造、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人才由“刚性使用”向“柔性引进”转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候鸟型”人才工作站设立后,围绕仪器仪表与传感器、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引才战略,引进了国际先进无损检测技术权威专家、纽卡斯尔大学首席教授田贵云团队作为候鸟型人才团队,以关键领域“卡脖子”项目为牵引,开展智能化、高精度的管道内检测仪器研制工作,摆脱了长输油气管道智能内检测仪器“卡脖子”困境。同时,联合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余项、联合培养青年创新人才7人,为促进和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韩冰、曲俊铮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