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4小时 >

视焦点讯!暑期来临 专家教您安全玩水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沈阳网  

近日,贵州一名孩子家长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根据苗女士在某网络平台所发布的内容显示,6岁多的小丁去海边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持续十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最终经医生检查判断后得知,孩子是被一种名为“狒狒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此事件一经报道后引发众多家长的关注,夏天还能带着孩子在海边愉快地玩耍了吗?除了如此致命的生物,夏季出游还有哪些潜在的危险需要提前防范?对此,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洪艳和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崔乐。


(资料图片)

A

孩子海边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

这事儿与海水关系真不大

对于这一则新闻,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洪艳表示,虽然有看过报道,但由于这种寄生虫十分罕见,医生对它的传播途径等其实尚不明确。刘洪艳表示,狒狒阿米巴原虫的学名是“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一种“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寄生虫,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和淡水湖泊等。“为什么叫‘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因为很多寄生虫是需要在宿主体内才能生活的,而这种狒狒阿米巴原虫可以不依赖于宿主,就能在自然环境中独立生活。通过捕食和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所以这也是去海边游泳的孩子能被这种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刘洪艳说。

刘洪艳表示,目前来看,寄生虫通过鼻腔、伤口、呼吸道等直接进入人体比较常见。比如有报道显示,当人吸入寄生虫污染的灰尘或液滴时,狒狒阿米巴原虫也可能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但根据已有的病例来看,狒狒阿米巴原虫感染脑部并不一定需要通过鼻腔等呼吸器官,个别情况下,如果人体皮肤存在切口、溃疡或其他开放性损伤,狒狒阿米巴原虫也可能通过这些损伤进入人体。在我国报道的27例BAE(狒狒阿米巴原虫脑炎)患者中,有21例(77.8%)在出现症状前有皮肤损伤,也证实了开放性伤口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感染途径。

对于家长们的担心,刘洪艳表示没有必要因为新闻发生于海边就认为和海水有直接关系。“狒狒阿米巴原虫主要生活在土壤和淡水湖泊之中,一般流动的海水中比较罕见,相比较而言,游泳池和温泉、池塘等温暖的死水中更易滋生寄生虫。海边的旅游活动相对比较安全,但要注意身体有开放性伤口时尽量避免下水活动。”刘洪艳说。

B

夏季寄生虫病高发

做好这些措施也能愉快玩耍

炎热的夏季人们更喜欢到森林、草原、海边等自然环境中放松和休闲。而夏季也是各类蚊虫生长繁殖的主要季节。从寄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来看,注意切断传播途径,做好自身防护,是可以放心游玩的。刘洪艳表示:“首先不要在温暖的死水附近从事水上活动,特别是如果水浅、流速弱,这样的水中往往容易滋生蚊虫。如果必须要在可能被污染的水中参与活动时,最好捏住鼻子或使用鼻夹。其次,很多人夏季喜欢泡温泉,如果在未经处理的热水体中游泳时,尽量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避免潜水和跳入停滞的淡水中,更不要挖掘或搅动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身体上有任何开放性伤口,最好不要参与游泳、冲浪等在水中进行的活动。”

除了引起广泛关注的“狒狒阿米巴原虫”,夏季还是日本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猪囊尾蚴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疾病的高发季节,刘洪艳表示,不接触污染水源,不要将伤口暴露在污染环境中,是最基本的自我防护。

C

在海边游玩避免被蜇伤

海洋动物不要随意碰

炎热的夏季,海边是清凉避暑的好去处,不过新闻中的寄生虫事件较为罕见,大可不必因此影响出游的意愿。但海边游玩并非全无危险,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崔乐表示,海边游玩后,来皮肤科就诊的不在少数。

崔乐表示,北方海边有时会看到浑身透明的海蜇或水母,不过这些原生态的海蜇可不是我们桌上的凉拌菜,不小心被海蜇蜇到往往让人十分痛苦。“一旦被蜇伤后,3-5分钟被蜇的部位就会感到刺痒、麻痛或烧灼,继而局部发生红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重者可有出血性损害,并可于1-2天内形成大疱或水疱。如果碰巧是对毒素敏感的人,那么被刺后2小时左右就会口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和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所以被海蜇蜇到最好立即就医。”崔乐说。

而除了海蜇,类似的刺胞动物在海洋中也十分常见,医生提醒,海边玩耍时如果发现不明种类的海生物千万不能随便捡拾。一旦被刺胞动物蜇伤后要尽快去除黏在皮肤上的触手。切勿用淡水冲洗,不可用手直接擦拭。可用毛巾、衣服轻擦,用海水或盐水冲洗,用冰水、冰块、冰袋局部降温。此外,有些人对海水十分敏感,皮肤接触海水后会感觉痒,继而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样损害。“这种接触到海水后发痒的症状我们叫‘海虱’或‘海湾痒’。这类人群一旦皮炎发生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药膏,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组胺药或者尽快就医。”崔乐说。

D

食用应季海鲜别贪嘴

即使再新鲜也要煮熟煮透

不少人夏季去海边除了消暑降温,更是为了那一口“鲜掉眉毛”的海鲜大餐。刘洪艳表示,很多寄生虫病都是“病从口入”,比如常见的蛔虫病、蛲虫病、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而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腹泻等也在夏季高发,尤其是很多人在海边游玩时吃一些未经煮熟的海鲜,造成急性肠胃炎,容易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者休克。

刘洪艳提醒,海边自己捡拾的鱼虾贝类等尽量不要食用,“有些寄生虫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尤其是一些来路不明的海鲜,如果没有仔细消毒或烹饪,很容易产生问题。特别是贝类,除了寄生虫问题,贝类本身属于高蛋白食品,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另外,生食海鲜是十分危险的,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外出游玩,只要掌握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饭前洗手,一般防护做好,都可以愉快地玩耍。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丁卉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