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文娱 >

环球短讯!懂旅行的人,都热爱阅读

来源:文汇报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懂旅行的人,在旅行之前,都会做好阅读的功课。

保罗·索鲁的《旅行之道:来自路上的启示》、陈丹燕的《告别》、罗新的《月亮照在阿姆河上》,这三部作品再次印证了这个简单又恒久的道理。


(资料图)

对“别处”的重要性笃信不疑

美国旅行家保罗·索鲁,1941年出生,在全球游历50余年,除了南极洲,处处都有他的足迹。索鲁撰写了很多旅行书籍,基本都是极具个人风格的“毒舌”游记,唯有《旅行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个例外,可谓“非典型的索鲁作品”,人们谈论索鲁时很少谈及这部作品。

但是,我觉得,就“文学×旅行”而言,《旅行之道》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部作品采取了阅读札记+随笔的体裁,附录“作品名对照表”大约包括380本游记,索鲁把旅行的体验提炼出一些主题,然后把有感触的金句或片段分别归列在这些主题之下,结构像是一种卡片集合附加评注,也可视作一部另类的旅行文学评论,各位旅行家以文字投契相合,遥相呼应。我猜想,这本书大概是索鲁经历长时间的路上旅行归家休憩后的沉思录。

在序言《别处的意义》里,索鲁就说自己从小就有旅行的渴望,对“别处”(elsewhere)的重要性笃信不疑。年纪太小还去不了的时候,他就大量阅读有关别处的文字,那时候,书籍就是他的道路。索鲁喜欢搭火车旅行,在这种相对缓慢的旅行方式里,他可以接触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与他们交谈,观察各国的社会风俗,而且,他还能够阅读随身携带的书籍,记录他的感想和思考。对于索鲁来说,旅行与阅读,是合二为一的。

旅行的快乐,以及通过阅读感受旅行的快乐或痛苦,是《旅行之道》的主旨。它集合了各种有趣的见解,浓缩了旅行者们的遐想。它摘录了历史上有名的旅行家们的见闻。比如,中世纪时期,伊本·白图泰徒步非洲时的凶险旅程。它提供了著名的旅行家,比如黛芙拉·墨菲、罗森布鲁姆以及索鲁本人的旅行守则,如果你想环球单人旅行,听听这些前辈的意见吧。记述艰难险阻的行记是最吸引索鲁的,书中摘录的片段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不乏人烟荒芜之地,也不乏旅行者古怪的神游、幻觉和濒死的体验。亨利·菲尔丁、毛姆、史蒂文森、伊夫林·沃……看看这些作家或欢乐或静谧或吐槽的文学片段,你会爱上他们笔下的人与土地。

27章的主题,分类的方法并不明确,这种随意的编排,零散而不凌乱,就像是一幅五彩斑斓的旅行谱系图,呈现多姿多样的世界景观。它是一册指南、一册入门书、一册包罗万象的集锦闲谈、随身携带的袖珍本子、阅读清单,也是一份回忆、一份感想、一份期盼。

索鲁援引佛陀的箴言:“在你成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条路。”这部著作所谈论的旅行之道,也是生活与思考之道。

地理与故事会合,阅读与心灵会合

《告别》(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很美的书籍。除了陈丹燕流畅优美的文字,除了搭配了大量的彩色照片,这部作品还直接以影印的方式,呈现了陈丹燕阅读《哈扎尔辞典》《尤利西斯》等书籍时所保留的批注、折痕等阅读印记,极其强烈地突出了阅读与旅行二者的关系。

很多年来,陈丹燕一直行走在欧洲。她穿行古都旧城,遍访博物馆美术馆,结识当地文艺家,沉淀感想,积累笔记,她停停走走,陆陆续续撰写旅行作品,汇合成为各种文化随笔集的出版。陈丹燕的文章流露着私人化的思绪,也缔造着个人记忆与公共记忆的联场。

到了《告别》,陈丹燕已经形成了“地理阅读”的美妙体系。她说,“地理阅读”追求对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而这只有身处书中故事的真正地理空间时才能获得。依傍着书本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一个读者能对一方陌生的地理产生探寻的好奇,而一本值得为它花几年时间的好书也帮助一个读者读懂一些山河岁月。

与保罗·索鲁相似,陈丹燕也随身携着书籍上路。《告别》附录了陈丹燕的书单,陈丹燕偏好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勃朗宁、拜伦、济慈、里尔克、劳伦斯、司汤达、蒙田……她带着这些作品亲临现场。她寻找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之间的意大利漫游路线,她体会着果戈理想要死在罗马和希腊咖啡馆的象征性,她在但丁流放和写作的旧地重新阅读《神曲》,她在贝尔格莱德的凌晨时分回忆《哈扎尔辞典》书写的南斯拉夫历史文化,她徘徊在《尤利西斯》的都柏林街头,跟随着书中1904年的犹太人布卢姆的行踪……

这些旅行经历,唤起陈丹燕的阅读记忆,在从前贫瘠的经济环境里,她依靠阅读保持着对远方的向往,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现在,到了地理上的故事发生地,凭借长期对文字的领悟力,她让可触及的世界与可感知的世界以一种奇异的方式融合,获得了至高的心灵体验,让自己的身心以及回忆,与感官交融在一起。她说:“那样的恍惚实在是最难忘的阅读经历,好像饕鬣总归有一天要吃到满汉全席。”

这样的过程,让陈丹燕重新领略文学所承载的各种精微的细节,同时也给予她想要的各种与现实世界的细节连接。她说,这是“一个读者取悦自己最梦幻的方式了”。

沉浸式学术旅行,广历练,长见识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包含了历史学家罗新教授近年来在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美国、复活节岛等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的十篇文章。

罗新不是专门的旅行家,只是借着学术考察之便,顺便游访。他在这些地方的逗留时间短暂,有时甚至不过一两天,但这些文章没有浮光掠影的泛泛之感。为什么呢?因为,旅行与旅游是有很大区别的。旅游往往只停留在观光客对自然风景的欣赏,而拥有阅读积累的旅行者仿佛拥有慧眼,能透过一草一木、一屋一凳,看见隐藏在时光背后的隐约人影。作为历史学者,罗新随时随地都在对失落的文明进行反思,并且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加以阐析。

罗新把2009年的伊朗之行形容为波斯文学之旅,他们拜访了“诗人的故乡”设拉子,这是哈菲兹和萨迪生于斯葬于斯的地方。罗新在复活节岛追寻岛屿生态环境崩溃的历史进程,思考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崩溃和重建。罗新与旅伴攀登胡德峰,思考地貌景观如何改变我们的文化,形塑我们的身体。罗新在印第安纳挖掘丁韪良的事迹,这位被历史遗忘的教育家、传教士曾经为中国作出杰出贡献,罗新呼唤历史的公正。在铁门关(帖木儿关),罗新讲述着围绕这个关塞的烽烟战火、商道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罗新访问撒马尔罕的造纸作坊,还原传统造纸技术的过程,讲述中国造纸术西传的历史和撒马尔罕昔日的荣光……

翻开《月亮照在阿姆河上》,我们同样能发现鲜明的阅读图像。罗新的这份阅读清单大约包括了三四十本书籍,遍涉历史、社科、文学等领域,包括:波斯中世纪文学家鲁米的诗集、贾雷德·戴蒙德的《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谢丽尔·斯特尔德的回忆录《走出荒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汤因比的《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等等。

这些书籍与相关的思考,散落在各篇文章里,我们难以忽视它们的存在,并进一步领悟这些文章为何让人觉得好的原因所在。因为,它们都是以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底蕴的,是长期刻苦的书斋式研究与直接生动的当地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成果,而且丰富的文学阅读经验让罗新拥有了斐然的文采,思想与语言并行,情感与文辞互进,我们的阅读感觉是很舒服的。

身不能至,心向远方,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优秀的人文学者。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具有他们的素质。但是,我们能获得一些启迪。真正的旅行,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花钱买罪,而是寻求哲理和文化层面的心灵与地点之间的共契。何谓风景?不在远方,在心里。如果没有办法拥有现实的旅程,至少,请在阅读里保留远航的目的地。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