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长汪泉:上半年无锡物联网产业同比增长40%

9月3日-4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无锡市人民政府市长汪泉出席会议并对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以下是汪泉在会上的讲话原文:

一、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进展

2012年8月以来,我们按照《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批复精神和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有关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核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导区目标,坚持以应用示范为先导、以培育企业为基础、以发展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公共平台为支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举措,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推进力度,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呈现出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两化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总量快速增长、创新产出持续提高、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的发展态势。

一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电动自行车防盗、智能环保等一批优秀物联网应用项目获得国家部委支持和肯定,远景风场管理、矽丰保险业务捆绑、观为设备健康“体检”服务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盈利的商用模式逐步成熟,物联网应用推广能力提升、市场活力增强。无锡企业承建的物联网工程项目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远景能源首创的智慧风场管理系统成为首家为美国公司提供风场管理服务的中国企业;矽丰科技已在全国9个城市建成了30余座“健康小屋”;无锡富华科技今年与阿根廷政府合作建厂生产牲畜电子耳标,项目总额达2000万美元,达产后中国产品将主导阿根廷畜牧业电子耳标市场;感知集团联合平安银行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动产质押监管上,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已在汽车、钢贸、铜贸等大宗商品货物领域试点推广。

二是两化融合加快推进。全力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加速发展。2012年无锡全市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数达到87.5,其中,生产性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数达到73.3,均居全国先进水平。兴澄特钢等7家企业今年入选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无锡一棉等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一棉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9万多个传感器把公司成品、生产过程、环境、安全、电能五大类数千台设备组成网络,并和企业局域网、互联网、移动网融合,实行管控一体化,劳动效率国际领先;海澜集团建成的智能立体仓库,较同等规模仓库占地面积缩小7倍,劳动力成本降低6倍,配货效率提高3倍;一汽锡柴开发的智能发动机具备远程故障诊断、车队管理等多项服务功能,籍此与西沃客车合作,完成了从卡车向高端客车市场的关键跃升。

三是产业总量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3年产业规模达到1405亿元,增幅连续三年超过30%。今年上半年,全市物联网产业同比增长40%,增势良好。全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企业已达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13万人。列入物联网产业统计的企业由2012年的608家增至今年的978家,增长61%,其中半数企业产值超千万元。感知集团去年的主营业务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增幅超过300%,今年上半年产值接近1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倍;贝孚德通讯科技的销售收入从2010年成立时的195万元快速增至去年的1亿元,年均增长率近300%。

四是创新产出持续提高。承担各类物联网研发项目逾千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项,华润微电子“高精度微纳结构掩模制造核心技术”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识凌科技公司的智能医护手持终端获全球射频识别技术(RFID)行业十大创新产品奖。全市申请物联网领域专利1268件,其中发明专利371件。物联网标准话语权得到加强,2项国际标准获国际标准组织(ISO)正式发布,77项标准提案获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居全球首位。另有14个项目列入国标委2013年物联网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占项目总数的30%。

五是品牌建设成效明显。一批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牌子获批,无锡市入围全国物联网公共安全应用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第4带移动通信(TD-LTE)网络试点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立足物联网优势,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入选住建部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测绘局“智慧时空信息云试点”城市以及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无锡是唯一一个同时有两家单位入选首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地级市。无锡市人民医院成为江苏全省唯一一家经卫生部评定的电子病历系统分级评价五级标准单位,全国也仅有7家。今年无锡又作为唯一的中国城市,入选了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全球也仅有3个城市。

在无锡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全国物联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我国成为ITU和ISO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应用示范蓬勃兴起,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安防、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元。

二、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和全国物联网工作会议精神。《规划纲要》获批后,省政府立即对示范区工作任务作了具体细化,制定了《无锡创新示范区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无锡市先后召开了新闻通气会、示范区建设千企动员大会、政策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认真做好《规划纲要》宣贯工作。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我们抓紧完善工作体系,强化保障机制,并对《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编制了《无锡创新示范区三年实施计划》、《无锡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具体任务分工方案。对照目标任务并结合示范区建设实际,研究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物联网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及其实施细则,设立了无锡市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对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同时用好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充分激发市场潜力和活力。今年2月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迅速召开了无锡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市物联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的最新指示上来。

(二)扎实推进无锡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培育”三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和物联网有序发展。一是推动技术创新,物联网内涵发展动力增强。着力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物联网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各类物联网研发机构51家。着眼物联网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在高端传感器、大系统集成、大数据处理、高端射频识别技术(RFID)、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制造、重点应用电子产品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专项引导,鼓励企业联合用户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和有效互动。实施平台建设提升行动,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健全覆盖物联网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物联网行业应用推广平台,目前全市建成物联网各类公共平台53个。二是强化示范推广,物联网应用市场活力增强。把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作为主要抓手,结合智慧无锡建设,努力以应用带产业、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启动实施了国家公安部指导下的居民电动自行车防盗项目和汽车电子标识项目、卫生计生委指导下的医疗物联网项目、环保部指导下的环保物联网项目等重大应用示范,初步摸索出一套“无锡先行试点,部委提炼标准,全国推广应用”的行业应用推广模式。加快推动应用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推广模式由企业“单打独斗”向“抱团出击”转变,组建了9个基于物联网行业应用的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应用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协同,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在竞争性领域引导系统集成企业深入发掘赢利点和增值业务,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体系,优秀案例库规模逐步扩大。加强需求侧激励,引导海澜集团、双良股份、小天鹅、一汽锡柴等工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运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进程,着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三是重抓产业集聚,物联网产业配套能力增强。随着物联网应用市场不断扩容,拓展了物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结合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实际,制定了《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物联网产业无锡市重点企业参考目录》、《物联网产业国内外重点企业参考目录》。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航天科技北斗车联网业务公司、中国安防无锡物联网集团总部等一大批具有技术、品牌、市场优势的基地型、旗舰型物联网企业落地生根,感知集团、贝孚德、德思普、中芯微一大批创新型物联网企业加快成长,支撑物联网产业持续快速增长。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发展,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每年新增的物联网企业超过300家,其中2013年引进物联网企业356家,注册资金共计26亿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总额的增幅均超过30%。

(三)着力保障无锡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我们紧扣示范区发展目标,从健全机制、营造环境、开拓市场、要素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持续夯实无锡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一是抓工作体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强化了全市物联网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任市级层面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双组长,成员单位增补了市级物联网行业应用部门,设立了各行业应用推进小组,并对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作了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加强了与国家和江苏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沟通和联系。市级层面的示范区推进工作体系逐步完善,与上级领导体系相互呼应、顺畅衔接。二是抓发展环境优化。营造激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无锡物联网产业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的首批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连续举办4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与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发起了“无锡示范区首届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评选活动,邀请邬贺铨院士等业内专家来锡授课。今天,部际协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又在无锡成功召开,促进示范区加快发展的内外环境更加良好。三是抓应用市场开拓。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市政府关于促进无锡市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物联网领域信息消费。实施“走出去”战略,精心组织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地物联网产业合作交流会,组织本地物联网企业参加深圳高交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国际软博会等会展活动,举行矿山领域物联网应用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争取订单。与省粮食局,军队有关部门,中国诚通、中国医药、经纬纺机等央企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煤炭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加强物联网应用合作,粮食流通、物资储运、食品安全监管、医药物流、煤矿安全、特种设备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启动推进,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四是抓创新要素保障。推动高端创新要素向示范区汇聚,国家医疗物联网研究院、英特尔中国首个联合创新中心、微软中国第二个战略服务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无锡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成功落户,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已达39家。新引入物联网高端人才1210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1名,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人才2名。努力缓解物联网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建立与物联网相关的各类投资基金135个,基金总规模达350亿元。举办物联网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研讨会,深化银企合作,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三、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无锡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家对无锡示范区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企业规模偏小、平台支撑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需要我们在下阶段工作中下大气力解决。我们将以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为统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强化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抓手,以推进大应用、培育大企业、构建大平台、彰显大品牌为工作重点,打造具有行业应用特色的专业化物联网产业园区,有效引导相关优势企业和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开展重大行业急需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着力提升物联网规模化应用水平、提升物联网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国际影响力,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国物联网发展当好试点、作好示范。

(一)以大应用为抓手,实施示范项目推进行动。一是推进重大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集中力量着力推进国家公安部汽车电子标识物联网、环保部环保物联网、卫生计生委医疗物联网、食药监管总局食药安全监管物联网、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物联网、质检总局电梯物联网等重大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在我市试点实施、在全国复制推广。保持与全国供销总社、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在农资流通、粮食管理等领域实施重大行业应用试点的深入沟通和工作对接,做好后续项目储备。二是促进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集成应用。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供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以提升设备数字化、流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无锡一棉企业管控集成试点、远景能源风场物联网监控、天奇自动化生产线全生命周期监控等重点示范项目,在贯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成果,形成物联网与两化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鼓励应用示范模式创新。重点推进矽丰科技健康小屋、锐泰节能、晓山科技智慧社区、航天飞邻智慧产业园等试点成功并具有较好商业模式的优秀应用示范项目,引导企业总结物联网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推广应用的实践经验,做好商业模式挖掘和提炼工作。

(二)以大企业为重点,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一是育强骨干企业。以规模、技术、成长性等为指标,优选一批物联网骨干企业,按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各类扶持措施,集中各类相关资源,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全力推动骨干企业高速发展,尽快培育出规模大、技术高、效益好、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物联网龙头企业。二是打造专业园区。以国家部委支持的重大行业应用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专业化、协作化、集约化”原则,集聚全国资源,整合全市资源,着力推进有望得到国家主管部门支持的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矿山、智能传感器等专业化物联网产业园区在我市落地建设。借鉴国家医疗物联网无锡研究院的组建模式,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安监总局煤矿物联网研究院等机构落户,支撑产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三是强化合作增效。适时调整合作思路,瞄准重点企业、行业和地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变泛泛的全面合作为精细化、专业化合作。依托国家重大行业应用示范工程,以进入面向全国市场的重大行业应用供应链为亮点,着力引进物联网知名企业、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抢抓总部型、基地型、研发型项目,以应用需求优势把握项目引进的主动权。

(三)以大平台为载体,实施服务手段创新行动。一是创新平台服务。依托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等国家级综合研究机构,整合既有的技术、标准、检测、产业、应用推广、供需对接、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物联网专业平台,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方向明确、辐射全国的物联网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二是创新市场开拓。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分行业定期举办全市物联网行业应用供需对接活动,帮助物联网企业拓展应用市场。同时结合招商,分地区、分行业组织本地重点企业“走出去”,开展各类协作配套活动。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做好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和配套服务工作,引导和支持担保机构加强对物联网企业的融资增信,筹备设立市级层面的物联网产业基金,做大物联网发展“资金池”,扶持方式逐步由直接拨款为主向直接扶持、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信用担保等多元方式转变。四是创新服务途径。在继续做大做强产业、扶优扶强企业的同时,对小微企业、未盈利企业和暂时亏损企业重点关注,认真研究共性问题,采取措施帮扶解困,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四)以大品牌为目标,实施示范区形象塑造行动。一是抓住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成功召开的契机,营造更有利于示范区建设的外部环境。二是深化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合作,积极运用各类新媒体渠道,全面展示示范区建设成效,持续培育示范区品牌,实现示范区发展与品牌建设互促共进。三是全力办好即将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示范区十大物联网应用案例评选、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暨智能物流大会、示范区建设专家咨询会等重大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努力把示范区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模式更好地总结出来、推向全国。四是推进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吸引国际创新资源,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来源:中国电子报

编辑: 发表于 2014 年 9 月 4 日
文章栏目: 物联网,